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五湖四海学子重聚清水湾校园 香港科大办嘉年华迎新学年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九月一日)举办开学嘉年华「Fire Up Your Year」,校长叶玉如教授联同一众管理层、教职员和校友,与学生一同献唱校歌,又大玩互动问答游戏兼送上丰富礼品,与新生及从各地回来上课的莘莘学子,喜迎新学年。其中,校董会成员兼大学评议会主席曾建中先生更在科大校友摊位前,向同学派发雪糕,在新学年伊始添上一丝甜意。
科大上周五亦为本学年秋季学期迎来了破纪录的逾550名国际交换生,举办了一系列迎新活动和校园导览,加深他们对科大的认识。这些国际交换生当中,有超过六成同学来自欧洲,其余分别来自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
叶玉如校长于开学日致辞中,热烈欢迎新一届加入的同学,并勉励所有学生、教职员和校友继续秉持科大「凡事皆可为」的核心价值,勇于探索。她说:「新学年充满着无限可能,我鼓励大家抱持好奇心与实干精神,专注学习之余,亦走访校园的不同角落,发掘自己的兴趣,体验非凡的机遇,勇于智闯,并结识能相随一生的良师挚友。」
叶校长又指,同学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挑战,鼓励大家把每个障碍视为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她感谢众多校友专程返回母校,在开学日为新生打气;她更勉励同学按自己的步伐成长,科大社群将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
主办开学嘉年华的环球事务及传讯处和学务长办公室亦邀请了一众科大同学,呈献无伴奏合唱及跳舞表演,并于校园设置摊位,与众同乐。

新闻
香港科大携手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首度在港举办「一带一路」航天科技人才培训班
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指导,并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和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培训班」,于今天(2025年7月24日)至8月5日在科大举办。
是次培训班首次在香港举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强、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吴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础科学司司长胡少锋、香港特区政府工业专员(创新及科技)葛明博士、埃及航天局局长Sherif SEDKY,以及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出席开幕活动并致辞。一众来自埃及、泰国、保加利亚、瑞士、巴基斯坦等国家及地区的学员嘉宾,以及负责担任培训班导师的科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苏慧教授、联席院长兼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于宏宇教授及高扬教授亦出席了开幕活动。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强致辞时表示,首届培训班于北京举办,本届特意选址香港,意在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区位优势、开放科研环境及跨境合作平台作用。他强调,香港作为联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及更多国家参与者创造合作新契机,推动空间科技成果全球共享。
新闻
科大举行升旗仪式 首支学生国旗护卫队亮相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早于校园内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八周年。 主礼嘉宾包括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政策研究室秦宏参赞 、科大副监督陈祖泽博士、科大校董会副主席施熙德女士、校长叶玉如教授,以及其他大学高层管理人员。
是次典礼首度移师至科大广场中央举行,逾二百名师生、校友及其家属亲临现场参与庆祝典礼,另有逾三万人在线上观看直播。 众人共同见证国旗、区旗及校旗于火鸟日晷雕塑前冉冉升起,祝愿香港在祖国支持下繁荣稳定,再谱新篇。
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表示:「科大仝人盛大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八周年。 凭借国家的坚实后盾,香港成功由乱转治,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科研创新与教育等领域迎来蓬勃发展。 身为全球五十强顶尖学府,科大长期深耕创新教学、前沿研究及成果转化。 我们矢志追求教研卓越,全力协助香港打造国际专上教育、创科及医疗创新三大枢纽,为国家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典礼中,由科大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首度亮相,负责庄严的升旗仪式。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进一步阐述:「青年乃国家与香港之未来所系。 科大作为高教界重要一员,肩负言传身教、传承爱国爱港精神的使命。今年成立学生国旗护卫队,正是为了强化青年对国家的归属感,厚植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 我们诚盼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同时科大将持续巩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与自豪感,塑造心系祖国、胸怀世界的新一代。」
国旗护卫队首亮相 参与学生感自豪
科大国旗护卫队由24名来自香港及内地的科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自五月起接受香港青少年军总会的专业升旗训练。 典礼中,队员展现出严谨而专业的态度,确保仪式庄重有序、圆满完成,充分体现科大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
理学院一年级本地生、护卫队成员唐建博同学表示,能亲身参与这次庄严的升旗仪式深感荣幸与自豪。他说:「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是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虽然我未曾经历祖国的艰难岁月,但见证香港背靠祖国、两地发展蒸蒸日上,深感骄傲。 作为科大国旗护卫队的首秀,我与队员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都份外值得。」

香港科大故事
华灯照仁心:黄仁勋博士亲笔签名皮褛拍卖筹款 支持科大优质教育
香港科技大学基金(科大基金)首届《智汇》晚宴最近圆满举行,获各界慷慨捐款,共襄盛举。逾200位来自学术界、商界及慈善界的社会贤达聚首一堂,见证科大基金正式成立的重要里程碑。科大基金将致力加强科大社群的凝聚力,并开拓筹款网络,支持大学的策略发展。
晚宴活动精彩纷呈,当中最为瞩目的是拍卖NVIDIA创办人暨执行长黄仁勋博士捐赠的两件亲笔签名皮褛,最终筹得超过2,000万港元,将用以支持科大的各项策略发展计划。
这两件皮褛的背面绣上「HKUST」字样,手工精巧,象征着黄博士与科大的深厚渊源。去年十一月,黄博士在2024年科大学位颁授典礼上,获颁授工程学荣誉博士学位。典礼后,他身穿这件皮褛,出席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主持的「围炉对谈」,其后更将两件亲笔签名皮褛捐赠予科大,并特意在其中一件撰写寄语,意义非凡,让科大社群成员对此件珍品趋之若鹜。
校友赢得皮褛:「我很喜欢科大」
拍卖结果揭晓,最终由Madhead行政总裁曾建中先生(Terry)以1,000万港元投得该件由黄博士亲笔签名及题字的皮褛。皮褛上的寄语如是说:「以引以为傲的校友之心——献予香港科大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意涵深远。
Terry本身是科大杰出校友及校董会成员,并在今次晚宴出任筹委会联席主席一职。他上台时留下感言:「我是科大校友,我很喜欢科大。」寥寥数字,情感真挚,场内顿时欢呼声起,掌声如雷,是科大社群上下一心的铁证。

新闻
科大「独角兽日」汇聚全球创新力量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再度举办年度旗舰活动「独角兽日」,汇聚近千三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行业领袖、政府及学界代表,共探合作机遇,交流前沿理念,助推创科发展。这项盛会已成为本港高等教育界最大型的初创盛事之一。
澳洲、比利时、巴西、法国、德国、匈牙利、印尼、巴基斯坦、阿联酋、英国及越南等多国的驻港总领事及高级官员莅临现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先生、香港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女士、阿斯利康中国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等嘉宾与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及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等,一起巡览百多间科大培育初创公司,了解他们所展示的深科技创新成果。截至2025年5月,科大成员共创立了逾1,800间至今仍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7间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併购)。
全球协作 推动初创企业发展
为促进全球创新交流及支援本地初创走向国际,科大今年更于活动设置「国际展区」(International Pavilion),邀得世界各地的初创精英参与,分享成功经验并探讨合作机会,当中包括韩国Impact Foundation,以及亚洲大学联盟(AUA)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AEARU)的初创企业。
活动同时推出首届「Marketplace」市集,供初创企业展出已推出市场的产品,当中包括:
预防或纾缓脑退化疾病的中草药;
制止青光眼恶化的无创眼部穿戴装置;
鑑别奢侈品真伪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式;
採用能对抗沙漠化的虎坚果製成的植物奶。
三大战略合作助推产业转化
活动现场达成重要合作: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基金首届智汇晚宴筹得逾3500万港元 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
逾200位来自学界、商界及慈善界的翘楚于上周六齐聚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出席香港科技大学基金(科大基金)首届《智汇》晚宴。 这场盛会是科大基金的重要里程,彰显各界对推动未来创新与人才培育的坚定承诺,晚宴成功筹得超过3500万港元捐款,当中包括由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科大2024年荣誉工程学博士黄仁勋博士所捐赠的两件亲笔签名皮衣,以及黄博士为皮衣募捐所得额外提供的配对捐款。 这笔捐款将有助推动科大培养顶尖人才、开拓前沿创新。
科大基金由大学校董会设立,旨在凝聚志同道合的支持者,以助力科大践行其启迪思维、创新突破、推动变革的使命。 此次晚宴不仅是科大基金的重要庆典,科大仝人更希望通过深化现有合作、缔结新协作伙伴,提升大学的教学科研实力,及为学生教育与职业发展注入动力。
群贤毕至 共绘未来
晚宴以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长叶玉如教授及科大基金主席叶毓强教授的欢迎辞揭开序幕。 现场星光熠熠,出席嘉宾包括:非凡集团主席李宁博士; 瑞安集团创办人兼主席、科大顾问委员会荣誉主席罗康瑞博士;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博士; 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席及董事胡应湘爵士;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非执行副主席郑志刚博士; 旭日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勋先生和著名艺人钟镇涛先生等。科大校董会副主席施熙德女士、大学司库姚建华先生、副校长(行政)兼署理副校长(大学拓展)谭嘉因教授等校方高层亦有出席活动。

新闻
科大举办健康同乐日 展医疗科技 共筑健康社区
医疗科技进步有助提升大众生活质素,但个人身体健康则有赖良好生活习惯。有见及此,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4月11日)举办的第三届同乐日,特别以运动和健康为主题,于校园内设置多个以滑雪、赛车、单车、篮球及拳撃等活动摊位,为现场逾千名科大师生、校友、中小学生和公众人士,进行体能与智力的大考验。
除摊位游戏外,科大亦设置展览,介绍多个由科大团队研发的最新医疗科技,涵盖睡眠测试、检测癌症细胞成像技术、预防青光眼装置、视网膜疾病药物导入及AI牙齿检测技术。其中科大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更提供两部VR健身单车机,结合虚拟街景,让参加者由科大踩单车「出发」游历九龙市区。此设备平日设置于长者复康中心,旨在提升长者的运动能力及认知能力。
科大现正申请建立香港第三间医学院,多位同学与现场参与者于校园内一幅标示着「Shaping the Future of Medicine(塑造医学未来发展)」的大型马赛克壁画上,踊跃张贴打气字句,齐齐「集气」支持科大推动医学创新。

新闻
科大「城寨士多」开张 重塑香港集体回忆 促进师生文化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昨日横空出现一所城寨士多,没有「龙卷风」也并非「三不管地带」,却云集了科大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同学的创意和热情,在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城寨布景下,交流各方家乡的独特文化与集体回忆。
这个为期两天的「环球文化祭」由科大理学院举办,旨在促进本地与国际生的文化交流。今年的活动共设有36个特色摊位,由105位来自 17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精心设计,当中更首度邀得来自非洲、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尼泊尔、法国、乌兹别克斯坦及英国等地的学生参与,推广各自家乡的独特文化; 包括品尝法国传统食品、演奏瑞典民俗乐器、试穿乌兹别克传统服饰及学习尼泊尔传统民俗舞蹈等,当然也少不了香港本土的传统怀旧玩具和小食如眼镜朱古力、珍宝珠、西瓜波及扭蛋扭卡机等。活动吸引逾千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参与,不仅于考试时期为同学带来放松的一刻,更让学生扩阔国际视野,认识不同文化。
科大国际本科生比例一直名列本港大学之冠。过去数年,科大学士课程每年所录取的非本地生中,近半来自中国内地以外。除欧、美、澳、非洲及亚洲等地,亦有同学来自「一带一路」及其它较少来港就读国家,包括乌兹别克、摩尔多瓦、委内瑞拉和也门等。大学会不时举办活动,让这些分别来自全球逾40个国家及80多个地区的教职员和学生互相交流,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