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大、教育局和空间应用中心举办「香港中学生空间站科普载荷和科学实验方案设计比赛」颁奖典礼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中心)联合主办香港中学生空间站科普载荷和科学实验方案设计比赛,并于昨日在科大举办颁奖典礼,表扬表现优秀的参赛学生队伍,肯定他们在航天科学探究方面的努力和学习成果。
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博士致辞时表示,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局大力于中小学推动创科教育。今学年新开设小学科学科,以及已公布的更新初中科学课程,达至「九年一贯」的科学基础教育。课程融入航天与创科元素,有助学生了解国家最新创科发展,增强科学素养,培养家国情怀。
施俊辉博士赞赏参赛同学成功展现学校及比赛培训课堂学到的数理科技知识和创新思维的结合,设计了极具创意的太空实验方案。他指出,当中四个特别金奖方案正由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指导进行优化,有机会获推荐至二○二六年的国家航天任务——「空间站香港科普卫星」任务,由载荷专家于空间站操作。他感谢校长、老师和家长的悉心指导及内地各院校和机构对比赛的支持,并勉励同学们保持对科学的热忱,未来为祖国创科及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总师钟红恩博士致辞时指出,航天科普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激发青年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期望透过是次科普活动点燃香港年轻一代探索宇宙的梦想。他在活动上发表有关我国航天事业最新进展及空间科学研究重要意义的主题演讲,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我们衷心感谢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及各支持与伙伴机构的长期信任和鼎力支持,使科大能够联办本次『香港中学生空间站科普载荷与科学实验方案设计比赛』,为年轻一代提供宝贵的实践平台,充分展现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参赛同学所表现出的卓越创意和对航天科技的热情,令人倍感鼓舞。青年是香港科技发展的未来栋梁,我鼓励大家始终保持对深空探索的好奇,勇敢追寻梦想,并将其转化为现实,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比赛由教育局、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及科大首次联合主办;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担任支持机构;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及教育评议会担任伙伴机构。自今年二月启动以来,比赛反应热烈,吸引约750名来自100所中学的学生参与。
颁奖典礼结束后,嘉宾及师生观赏于会场的展览,当中展出16支金奖队伍的实验方案及学习成果,促进参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激发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推动香港科学教育发展。
有关得奖名单及其他资讯,请浏览比赛网页。
关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国际知名的大学,致力推动创新教学、卓越研究及具影响力的知识转移。科大着重为学生提供全面及跨学科的教学,于《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个科目跻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强,其中「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科全球排名第17位,蝉联本地大学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中,一直位处全球首30名以内,反映毕业生极具竞争力。在研究及创业创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最新的「2020研究评审工作」被评为「国际卓越」或「世界领先」水平。直至2025年7月,科大成员共创立了逾1,900间至今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7间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