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Stories
科大「街坊」:凝聚社區力量 加強鄰里連結
香港生活繁囂,城市節奏急速,你有否停下腳步,嘗試發掘社區裡鮮為人知的寶藏和有趣故事?香港科技大學校友譚健樂(Luke)與友人創辦社企「街坊帶路」,就是為了讓這些被埋沒的珍寶重現大家眼前。透過培訓社區導賞員,他協助社區成員保育香港多姿多采的文化,以及促進和睦的社區關係。Luke的熱誠和投入引起了科大的關注,校方因此邀請他共同開展一個全新項目「科大深度遊」﹐以加深大眾對科大及周邊社區的認識及欣賞。
拉近人與社區的距離
作爲科大商學院2015年畢業生,Luke期待利用自己的經驗,為母校特別設計一個「街坊帶路」(在粵語中,「街坊」意爲鄰居)式的導賞團,藉以强化教職員、校友、學生和鄰近社區的聯繫。身爲科大人,Luke希望通過融合觀光遊覽與街坊故事的方式,為大家編織珍貴的科大回憶:「我希望能呈現科大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集體回憶,以及無形文化資產等方面的特色。」
因對此理念深感共鳴,任職科大設施技術員的王先生申請成爲「科大深度遊」導賞員,他說:「我在科大工作20多年,期間纍積了很多大學的趣聞軼事,其中包括科大地標——例如風洞研究設施的有趣故事,我很樂意與遊客分享。」同樣地,服務科大圖書館30年的退休員工Edwin對此也抱有熱情:「退休後,我們的電郵域名會被改為『family.ust.hk』,象徵科大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十分期待能與他人分享科大故事。」
因對此理念深感共鳴,任職科大設施技術員的王先生申請成爲「科大深度遊」導賞員,他說:「我在科大工作20多年,期間纍積了很多大學的趣聞軼事,其中包括科大地標——例如風洞研究設施的有趣故事,我很樂意與遊客分享。」
Stories
守護鯨豚 拯救海洋生命
西貢水域發現鯨魚蹤跡後,大批群眾出海觀鯨。(相片來源: 德哥/小紅書)
過去幾星期,一位稀客到訪香港水域 —— 一頭相信是「布氏鯨」的鯨魚在西貢出現,有片段更捕捉到牠張開巨口,用鯨鬚過濾食物的畫面,大批巿民因此爭相出海觀鯨,更引來海洋保育專家的關注,其中一位經常成為焦點的就是2010年科大生物學系畢業生鄭家泰(Taison)。
「我們懇請大家不要騷擾鯨魚。」Taison在面對傳媒訪問時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重要信息。這位海洋生物學家兼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HKDCS) 會長,認為鯨魚的出沒大大提高了公眾對巨型水底生物受海洋污染威脅的認知。「在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發文呼籲大家切勿靠近鯨魚,令人欣慰。」作為一位從事保育海豚工作多年的專家,Taison認為輿論態度出現如此大的轉變,反映出普羅大眾逐漸意識到人類破壞海洋生物的嚴重性。
由生物系學生到海洋保衛者
Stories
挑戰極限!煉就堅毅不屈的三項鐵人伍泰龍
三項鐵人運動的訓練過程十分艱苦,對學業繁重的全職大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科大工程系學生兼三項鐵人香港隊代表伍泰龍(Jason)無懼艱辛,堅持練習,每天練水、踩單車、跑步、在健身室重訓幾小時,為的是在賽道上發揮最佳的「鐵人」狀態,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學業,用功讀書。Jason 的熱血和堅持為他帶來回報,上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2023亞洲U23及青少年三項鐵人錦標賽,他與隊友勇奪男女子混合接力賽金牌,並贏得U23男子組個人銅牌。
在日本舉行的2023亞洲U23及青少年三項鐵人錦標賽中,Jason(頒獎臺右六)與他的隊友勇奪男女子混合接力賽金牌。 (相片來源: Delong Hung)
秘密武器
Stories
《環球視野@科大》系列 : 跟隨Yigit踏上東西文化探奇之旅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薈萃了來自逾80個國家及地區的17,000多名本科和研究生,堪稱真正的文化熔爐,對此我們深感自豪。在《環球視野@科大》系列,我們訪問了一些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同學們,他們將分享各自的獨特體驗,包括在學業、文化、事業規劃、創業,以至追尋其他目標時的心路歷程。
在這系列登場的首位主角,就是來自土耳其的 Yigit SEN。他現在是計算機科學及綜合商業管理學雙學位課程三年級生,雖然功課忙碌,但喜愛冒險的他還騰空投入校內以至海外的各式課外活動,增廣見聞。現在就讓我們聽聽Yigit的故事,瞭解科大生活怎樣幫助他拓展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