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Stories
新入學運動員與發明家:啟航科大 揚帆逐夢
這個暑假迎來了另一個朗日晴天。陽光灑落在清水灣海面,波光粼粼。學生帆船運動員易希澧 — 友人愛稱她「Maddy」— 已然整裝待發,準備跟教練和隊友展開長達數小時的訓練。那邊廂在天水圍,朱兆邦(Joseph)在中學母校的實驗室內埋頭苦幹,努力優化他為社區長者發明的免提追蹤買餸車。
各自懷有高遠理想的Maddy和Joseph,不約而同於2024/25學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繼續追夢。他們分別透過兩個直接入學計劃加入科大校園,包括「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和「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科大今年共取錄了60多名傑出學生。在學業發展之外,他們將會在科大的全人教育和個人化支援下,盡展才能。
帆船運動員 醉心工程學
Maddy分享:「我一出生就成為了家裏的『水寶寶』,因為媽媽在2004年懷着我的時候,一家人正在布吉旅遊,並逃過了南亞海嘯。」
那次事件或許冥冥中改寫了Maddy的人生,她自幼便展現出水上運動的天賦,約一歲便開始習泳,更在七歲那年,因母親朋友的一個隨心建議,讓她發現了帆船運動的樂趣。
她笑道:「揚帆運動帶給我自由自在的感覺,讓我能感受當下,忘卻日常生活中雜亂的思緒和憂慮。」那時仍年幼的她只把揚帆出海當作減壓的消閒活動,沒料到會在15歲那年加入香港帆船隊,成為專業運動員。
Stories
投入帆船及社會服務體驗 開展閃耀人生
於課堂以外,你有否想過跳出舒適圈,嘗試參與別具挑戰性的活動,從中鍛鍊自信及啟發個人成長?「科大青年啟航閃耀計劃」可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此創新的計劃由HKUST Connect及香港帆船創業協會合辦,以帆船作為訓練平台,讓學生體驗航海工作,並學習籌劃社會服務活動,培養畢生受用的能力。
參與計劃的同學可登上名為「孟恭祝」號* 的帆船,學習航船基本技巧,絕對是難得的體驗。香港帆船創業協會創辦人李志雄 (Andy Sir) 表示,航海體驗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團隊精神和毅力,而籌劃服務活動的過程亦可磨練待人接物的態度及處理問題的技巧。Andy Sir說:「這些軟技巧在書本上學不到,卻是投身職場的基本技能。」
*「孟恭祝」是「盲公竹」的諧音,Andy Sir以帆船訓練作為年輕人的「盲公竹」,為他們指引前路。
Stories
從科大邁向大灣區:紮鐵機械人的知識轉移之旅
今年四月,科大在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有四個項目贏得了評審團嘉許金獎,其中之一是紮鐵機械人項目。此發明品由哲學碩士生李昊臻帶領團隊,在香港智能建造研發中心副主任梁浩博博士的指導下,共同研發而成。而科大亦在本屆發明展中再創高峰,共有多達36個研發項目奪得不同殊榮,成績彪炳。
單看外表,這部紮鐵機械人的設計簡潔俐落,不似科幻巨作中所見的機械人一般引人注目。然而,它卻是科大研究員與大灣區建造業界同心協作的成果。他們的抱負遠大,期望實踐建造工序自動化,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科大跨學科學院一向以其跨學科自選課程見稱,現正修讀此課程最後一年的昊臻也是從中獲得靈感,繼而帶領紮鐵機械人研究項目。他的專攻範疇為智能建造與機械人,透過靈活的課程結構,不但可以活用大學的豐富學習資源,更獲得國際知名的機械人學學者、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李澤湘教授的指導。
創業夢想 萌芽結果
Stories
非物質文化保育:老字號餅店繼承人的致勝秘方
如果你曾親臨長洲慶祝太平清醮,那你必定品嚐過郭錦記餅店出爐的平安包。今年,這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的老字號餅店在短短一周內便售出高達60,000個平安包,成績斐然。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後,離不開香港科技大學校友、郭錦記餅店第二代傳人郭宇鈿(Martin KWOK)的辛勤付出。他於七年前接手家族生意後,逆轉了老字號品牌的命運。然而,Martin 的志向遠不止於此,他懷揣着更宏大的抱負——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拓新視野
科大理學院珍視長洲太平清醮的文化價值,因此今年三月,特地邀請 Martin 回來母校為學院舉辦的「環球文化交流祭」製作了一座兩米高的微型包山。這次活動吸引了校內逾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教職員參加,讓他們有機會一「嚐」平安包所蘊含的文化意義。自2011年起,長洲太平清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獨具特色的平安包,以艷紅的「平安」二字為標誌,象徵着對長洲島「風調雨順,合境平安」的美好祈願。
Martin為科大理學院的「環球文化交流祭」特製印有「理」字的平安包,寓意「包理平安」,為科大多元化學生社群送上祝福。
Stories
世界經濟論壇「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 科大訪問團以革新發明啟迪全球
在世界經濟論壇舉辦的「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科大首席副校長、享譽國際的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領域的學者郭毅可教授分享,AI科技於藝術領域可望更趨人性化,而生成式AI技術更可與藝術發展相得益彰。此外,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邵敏華教授、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范智勇教授,亦隨同郭教授出席此項全球盛事,並於場內展示了其創新發明品。而科大(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講座教授許彬教授,亦以「元宇宙全球未來委員會」成員身份,一同參與是次活動。
夏季達沃斯論壇又名為「新領軍者年會」,今年活動於六月底在中國大連舉行,雲集了分別來自近80個國家和地區、約1,600名政府高官及不同界別的全球領袖。
在AI世代重塑藝術創作
今年的論壇主題為「未來增長的新前沿」,其中焦點落在創業與創新範疇。在「傳媒無極限: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媒體行業」的專題討論中,郭教授向觀眾闡述了有關生成式AI技術如何轉化藝術創作的精闢見解。
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郭毅可教授獲邀在「傳媒無極限: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媒體行業」的專題討論中發表演說。(相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