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世界的私隱︰已知與未知
消費者日益沉迷使用流動應用程式,但他們對這些程式如何影響個人私隱似乎認識不足,直至近日全球各地發生多宗手機洩密事件,個人私隱方成為公眾關注議題。許佳龍教授及郭世豪教授將於席上剖析流動應用程式帶來的私隱問題,講解他人讀取手機數據的方法、解釋手機儲存的私隱數據,以及應用程式的普及如何影響或損害個人私隱。嘉賓講者亦會分析流動應用程式對私隱構成的威脅,並就政府政策作出建議。
請在此瀏覽有關分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教育局和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空間應用中心)聯合主辦香港中學生空間站科普載荷和科學實驗方案設計比賽,並於昨日在科大舉辦頒獎典禮,表揚表現優秀的參賽學生隊伍,肯定他們在航天科學探究方面的努力和學習成果。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博士致辭時表示,為響應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教育局大力於中小學推動創科教育。今學年新開設小學科學科,以及已公布的更新初中科學課程,達至「九年一貫」的科學基礎教育。課程融入航天與創科元素,有助學生了解國家最新創科發展,增強科學素養,培養家國情懷。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與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副教授吳若昊,獲選為「2025年施密特科學多元學者」(2025 Schmidt Polymath),該國際獎項旨在表揚於跨學科研究中展現變革性創新的學者。
今年,共有八位來自全球頂尖大學的科學家及工程學家獲此殊榮。「施密特科學多元學者計劃」由2024年創立的非牟利組織施密特科學(Schmidt Sciences)主辦,旨在為全球傑出學者提供先進技術與研究資源,以推動跨領域知識的發展與技術突破。獲獎的學者未來五年將獲得高達250萬美元的資助,用於推動突破傳統界限,兼具前瞻性和影響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