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4

新聞
發現, 研究, 物理學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團隊研發二維超導物料 助開發穩定及實用的超級電腦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研究團隊在拓撲超導體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研究發現,透過接合兩種新型材料,會出現罕見的二維超導現象,可作為製備超級電腦的材料。這項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將有助科學家研發運算快、穩定性及儲存量極高的量子電腦(超級電腦)。研究項目名為「Bi2Te3/FeTe異質結界面的二維超導現象」,近日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通訊》。 該研究由蘇蔭強教授、王建農教授、Rolf Lortz教授、羅錦團教授,以及他們的研究生負責。研究團隊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成功將兩種新型材料──三維拓撲絕緣體(Bi2Te3)和鐵基碲化物(FeTe)接合。雖然兩種材料本身都不具超導特性,但把它們接合後,界面上出現非常罕見的二維超導現象。 Bi2Te3屬於一種名為「拓撲絕緣體」的新物質,內部絕緣但表面含有類金屬自由電荷。FeTe則是一種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化合物。在某些情況下,拓撲絕緣體會變成「拓撲超導體」,擁有零電阻下導電的性質。理論物理學家曾預測,「拓撲超導體」有望探測和捕獲名為「馬約拉納費米子」的神秘準粒子。 蘇蔭強教授表示,只要能操作與調控「馬約拉納費米子」,將會大大提高量子電腦的數據儲存和計算能力。他解釋,使用半導體元件的傳統電腦,數據儲存和計算能力將達極限。量子電腦的工作原理則基於量子力學中量子態的疊加原理,此模式具有極強的儲存和計算能力。 「馬約拉納費米子」由物理學家根據理論預測存在,於1937年首次被提出,物理學家們至今仍致力在尋找這粒子。理想的量子電腦應由「馬約拉納費米子」構建而成,稱為「拓撲量子電腦」。「馬約拉納費米子」在理論上是一對地出現,因此即使其中一個準粒子的能量態被修改或破壞,另一個準粒子仍然能完好地保存已儲存的訊息。這特性使「拓撲量子電腦」非常穩定,被認為是極具實用價值的量子電腦。由科大團隊研發的拓撲超導體,將可助拓撲量子電腦的實現。 傳媒查詢:
新聞
研究, 科技
三維世界 盡在掌握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全面的三維地圖繪製技術及平台,對現時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所爭相研製的新一代三維地圖至為關鍵。 由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權龍教授率領的科大團隊,僅用上照片和電腦程式,便可為任何地方製作完整的三維圖像。權教授的團隊正計劃開展製作首張香港的三維地圖。 權教授表示,互聯網巨頭谷歌(Google)地圖在歐美覆蓋幾個城市。權教授的團隊用超過十年時間開發的演算法,能透過飛機、直升機或無人駕駛飛機在高空拍攝的影像,替建築物及地標製成高解像度的側面圖片,無需再依賴人手接駁電腦圖片,從而避免地圖失真。新技術塑造的三維地圖能夠貼近真實,而高地面解像度可準確至數厘米距離,質素更勝谷歌及蘋果公司的地圖。 權龍教授及其團隊表示這項技術具潛力吸引大量的互聯網使用者、辨識城市景點及分析住宅區的行為活動等,有助城市規劃、物流公司和導航公司的工作。 除與大型互聯網公司合作外,科大最近亦夥拍法國的跨國航天、防衛、運輸和保安公司泰雷茲集團(Thales Group),由無人駕駛飛機繪製地圖用作執行搜索和救援任務。雙方簽訂的協議將有助鼓勵創新、培育年輕的創意工程師,以及促進研究人員之間的積極交流。
新聞
研究, 科學
酒精燃料電池驅動未來
燃料電池是一種可將氫氣、天然氣及酒精等燃料的化學能量直接轉換爲電能的清潔能量轉換技術。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使用的不斷加大,燃料電池已經成爲世界各地的重點研究領域。 目前,使用化石燃料爲主的傳統能量轉換技術面臨諸多挑戰,其中包括效率低、供給不足、環境污染以及氣候變化。儘管能源問題如此迫切,産自可再生能源的電量仍不足全球産電總量的百分之三。 創下全球最高功率密度紀錄 兼任科大能源研究院院長的趙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大幅度的提升了酒精燃料電池的性能,成爲該領域的全球先導者。在諸多成就當中,趙教授團隊創下直接乙醇燃料電池全球最高功率密度的紀錄。 這些能源研究領域的成就使得趙教授在過去十年當中屢獲殊榮。其中包括∶由國務院頒發、國家科研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2及2013年度),以表彰趙教授在傳熱領域和燃料電池新領域做出的貢獻。另外,趙教授亦榮獲裘槎基金會頒授的「裘槎卓越研究成就獎」。 趙教授自從學生時代就一直致力于能源領域的研究。他說:「由于能源研究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使它極具挑戰性;但能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能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創立科研新領域 趙教授最主要的成就是將熱流科學與電化學這兩門獨立的學科結合,創立了一個跨學科的理論框架。該理論框架使燃料電池這種伴隨著電子、離子、品質、熱量傳輸及其電化學反應的複雜物理化學過程當中更有效地産生電力。 趙教授說:「相對于傳統能源技術,燃料電池具有更潔淨、可持續及低成本的特點。所需的燃料可以從常見的植物中獲得,如桔梗或甘蔗。」 展望將來 趙教授預測新的燃料電池能將手機的使用時間延長兩倍,幷改善電子産品的性能,如電腦、電器、電動車等。他認爲進一步的燃料電池研究將集中在提高效率、延長壽命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幷希望這項新科技能在七至八年內推出市場。 作爲科大能源研究院院長,趙教授積極推廣能源領域的跨學科研究,主要包括生物能、太陽能、智慧電網、燃料電池、儲能技術及熱管理。

2013

新聞
商業, 物理學, 國際,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研究團隊研發新一代路線協調方法 可應用在交通、通訊、導航系統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 科 大 ) 物 理 學 系 楊 志 豪 博 士 及 王 國 彝 教 授 , 夥 同 英 國 阿 斯 頓 大 學 ( Aston University ) David Saad 教 授 合 作 , 應 用 「 聚 合 物 物 理 」 研 發 嶄 新 方 法 協 調 及 分 配 乘 客 的 最 佳 路 線 組 合 。 根 據 倫 敦 地 鐵 的 數 據 模 擬 , 研 究 團 隊 新 方 法 協 調 的 路 線 可 把 乘 客 感 受 的 擠 迫 程 度 降 低 達 24% , 而 新 路 線 亦 只 較 最 短 路 線 平 均 長 5%。 上 述 研 究 結 果 已 在 《 美 國 國 家 科 學 院 院 刊 》 上 發 表 。 這 項 研 究 成 果 除 可 應 用 在 新 一 代 的 導 航 系 統 以 協 調 乘 客 及 駕 駛 者 的 路 徑 外 , 也 可 應 用 在 物 流 、 航 空 和 通 訊 網 絡 如 互 聯 網 。 這 個 方 法 有 別 於 只 能 識 別 最 短 路 線 的 GPS 導 航 器 及 智 能 手 機 , 能 協 調 每 個 乘 客 的 路 線 來 避 免 在 繁 忙 時 間 出 現 擠 塞 , 並 在 非 高 峰 時 段 善 用 資 源 。 同 一 時 間 協 調 多 條 路 線 在 數 學 和 計 算 機 科 學 上 是 一 個 長 期 研 究 課 題 。 最 短 路 線 對 大 部 分 人 來 說 都 是 理 所 當 然 的 選 擇 , 卻 往 往 帶 來 反 效 果 。 如 在 繁 忙 時 段 , 當 乘 客 都 選 擇 最 短 路 線 會 引 致 擠 塞 , 使 最 短 路 線 對 比 較 長 但 不 擠 塞 的 路 徑 還 要 慢 , 較 適 宜 把 路 線 分 散 。 在 非 繁 忙 時 段 , 交 通 流 量 少 , 則 可 以 考 慮 路 線 共 享 , 重 整 交 通 網 絡 , 節 省 資 源 。
新聞
科學, 科技
Intelligent Lighting (iLight) Systems using LED on Silicon (LEDoS) Technology
Prof Kei-May Lau and her team have developed an advanced LED technolog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icro-display in mobile electronics, 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s, portable micro-projectors, etc. (From the “HKUST Science-for-Lunch” talk series)
新聞
科學
Innovative Gree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Prof Guanghao Chen invented an innovative gree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known as SANI Process (殺泥技術). The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minimizes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with reduced cost and space requirement. (From the “HKUST Science-for-Lunch” talk series)
新聞
科學
New Nano Materials for Industry Applications
Prof Weijia Wen introduced some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ER fluid" for clutches, electronic valve and damper, a "smart gel" for windows to help save energy, and a "smart drug" which can target tumor. (From the "HKUST Science-for-Lunch" talk series)
新聞
科學
Smart Materials for Better Health and Environment
Prof King-Lun Yeung has developed a "smart" anti-microbial coating for prevention of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is coating is more long-last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rom the “HKUST Science-for-Lunch” talk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