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HKUST and University of Bristol Join Forces for Global Research Impact(只供英文版本)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warmly welcomed Prof. Evelyn WELCH, Vice-Chancellor and President, and Michael BENSON, Director of Global Partnerships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on May 20 to deepen research ties and spark new collaboration.
Hosted by HKUST Provost Prof. GUO Yike and HKUST (Guangzhou) Vice-President and Dean of HKUST Fok Ying Tung Graduate School Prof. Charles NG, the visit marked a key milestone. The two universities signed an MOU and launched a joint Global Knowledge Network research seed grant initiative to drive global academic collaboration and maximize research impact.

新聞
科大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深化合作 培育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第三度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簽署諒解備忘錄,深化八年來的合作關係,是次協議將進一步加強雙方對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的合作,當中包括推動「安妮塔·康蒂可持續創新研究獎學金」計劃,致力培育新一代兼備創新思維及環保意識的研究人才,裝備下一代應對氣候變化為全球所帶來的迫切挑戰。
促進跨界交流
該獎學金於2023年設立,以紀念法國海洋學先驅、亦有「海洋之母」(la Dame de la Mer)之稱的安妮塔·康蒂(Anita Conti)。她對海洋生態學及海洋保育突破性的科研貢獻,至今仍啟迪後世。此為香港首個同類型的獎學金計劃,獲獎的科大年輕科研人才將前往法國進行短期研究項目,而今年起,科大亦會迎來首批來自法國的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員,他們將展開最長為期三個月的研究,聚焦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工作。
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早前舉辦「法國x科大交流酒會」,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杜麗緹女士於會上簽署是次備忘錄,並向2025年度獎學金計劃的得獎者頒授獎項。
響應科大淨零排放願景
杜麗緹女士於致辭時強調與科大合作的重要性,她指出:「由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至即將於2025年6月在法國尼斯舉行的聯合國海洋會議,均反映法國一直積極促進全球就可持續發展議題深入交流。科大對可持續發展具備宏大願景及領航思維,並致力締造淨零排放的大學校園,此次合作彰顯了雙方的信念一致,共同為應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出力。」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感謝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多年來的堅定支持,她表示:「自2017年『法國-科大創新科技中樞園』成立以來,我們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緊密合作,在同一理念及願景下,建立了強大且充滿活力的夥伴關係。是次再度續簽備忘錄,反映雙方互相信任,在推動前沿研究、教育及創新方面攜手並肩。我深信我們的合作將為香港、法國乃至全球帶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引領社會進步。」

新聞
科大牽頭全球可持續發展項目 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牽頭的全球跨學科倡議——「推動自然和人為環境可持續性的無縫預測與服務計劃」(簡稱SEPRESS),近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認可,並納入「聯合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IDSSD)行動計劃之一。未來十年,SEPRESS 將攜手全球合作夥伴,聚焦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多領域需求,通過持續革新天氣與氣候的無縫預測技術,並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SEPRESS 不僅著眼全面提升氣候應變能力,更旨在產生深遠的全球影響力,促進國際間的合作與知識共享,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其推動的研究成果將惠及全球各地區,特別是在資源匱乏的最不發達國家,幫助這些地區提高氣候適應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SEPRESS計劃由科大世界可持續發展研究院(WSDI)及潘樂陶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CCRS)主任陸萌茜教授領銜。發起階段已成功匯聚來自中國內地、尼泊爾、埃及、俄羅斯、巴基斯坦、烏干達、坦桑尼亞及泰國等12個合作夥伴的加入,包括大學、國家氣象與水文機構與研究中心等。2025年5月7日,作為首批獲得UNESCO IDSSD認可的全球25個行動計劃之一,SEPRESS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第十屆聯合國科技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多利益攸關方論壇」(STI Forum)中展出。
以科研連繫社會
SEPRESS聚焦七大關鍵領域,包括:人類健康、糧食安全、水資源、潔淨能源、氣候行動、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經濟增長,致力於縮小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差距,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重點研究項目包括提升城市氣候韌性、確保「水-能源-糧食-經濟鏈結」的可持續性;以及增強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新型傳染病爆發的預測能力等。

新聞
科大夥拍畢馬威及格里菲斯大學推出亞洲首個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碩士專修課程
為滿足全球金融業對在金融罪行和法證會計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畢馬威(KPMG)及澳洲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攜手合作,於科大會計學理學碩士(MSAC)課程推出「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專修」,為亞洲首個聚焦此關鍵領域的專修課程。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金融罪行及洗黑錢活動每年為企業、政府及個人造成的損失高達1.45萬億美元。科大會計學碩士新設「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專修」,將提升香港在預防及打擊金融罪行方面的人力資本,為構建更安全的金融體系作出貢獻。
透過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此專修將成為亞洲首個於會計碩士課程中,專注於金融罪行與法證會計的學術專項。課程將新設五門全新專業選修科目。
是次合作匯聚三方在會計教育及會計專業的獨特優勢,由科大設計選修科目的課程框架、格里菲斯大學則結合在金融罪行調查與合規方面的專長開發教材、而畢馬威的資深專業人員則擔任講師,通過融合理論與實務,協助學生掌握業界所需的實戰技能。學生須修畢所有五門新選修,才可獲得此專修資格。
新專修將於2025年秋季學期開放予所有會計學碩士生報讀,旨在培養學員的專業技能,為投身金融罪行調查、法證會計、打擊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等領域作好準備,同時培育業界專才,以推動金融界更健全、更符合道德規範的發展。
科大商學院署理院長許佳龍教授表示:「業界對金融罪行防治專才需求殷切,創新的會計專修正好填補此關鍵人力資源缺口。這項策略性合作,匯聚頂尖會計教育及行業專才,將有助培育新一代專業人才,助力香港及全球金融業應對迅速轉變的挑戰。」
格里菲斯大學商學院國際事務總監Anna KWEK教授表示:「格里菲斯大學一直致力貢獻社會,而金融罪行是一個複雜的全球議題,影響深遠。我們致力緩解當前挑戰所帶來的影響,並期望透過教育,培育兼具才能與社會責任感的新一代專業人才。」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與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 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國投)舉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協同探索雙方在基金合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簽約儀式上,科大内地事務處主任施天藝博士與上海國投黨委委員、副總裁陸雯女士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及上海國投黨委副書記、總裁戴敏敏先生出席儀式並見證簽約。
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滬港兩地機構互動,進一步深化合作。科大將依託自身在國際商貿領域的平台優勢,推動兩地企業拓展市場,助力上海企業在《區域全面經濟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框架下通過香港尋找海外新商機。同時,上海國投將積極支持科大生態企業和創新技術團隊開拓上海市場,融入國內供應鏈和創新鏈,促進滬港兩地產業協同發展。
在具體合作方面,雙方將圍繞創新創業論壇、科技成果路演、創新創業訓練營等活動展開深度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通過共同建立科研成果發掘、對接、轉化機制,增強針對早期科創產業投融資項目的綜合服務能力,助推雙方產業集聚發展。此外,雙方還將以校企合作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科大在優質教育資源和科技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豐富經驗,探索創新人才教育培訓的合作模式,為滬港兩地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產業升級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為科大與上海國投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化領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雙方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化合作,助力滬港兩地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產業升級,推動滬港兩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協同發展,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貢獻更多力量。

新聞
科大獲科興公益基金會捐款逾千萬港元 開展「科興學人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獲北京市科興公益基金會(科興公益基金會),捐贈150萬美元(折合港幣約1,170萬元)。雙方將共同設立「科興學人計劃」,以培育生命科學人才,支持更多科大年輕學者進行生物醫藥研究,推動醫療科技發展。
捐贈儀式昨日於科大舉行,與會嘉賓包括北京科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首席執行官兼科興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尹衛東先生、北京科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王楠女士、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副校長(行政)兼署理副校長(大學拓展)譚嘉因教授,以及科大校長策略顧問盧毓琳教授等。
科興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尹衛東先生說:「 生物技術的發展是飛快的,人類對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巨大的。『科興學人計劃』希望引導我們的科研人員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中國及更多國家,以回應人民對健康水準不斷提升的需求,並把更多的『科學發現』轉變為『科學貢獻』。」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基金會的慷慨捐贈不僅反映了它對科大科研成果方面的肯定,亦彰顯其對香港未來發展生命科學領域充滿信心。科大多年來在生命科學方面的基礎研究、臨床應用以及公共衛生等領域,取得顯著的成就,然而,在轉化基礎科研為臨床應用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資金與資源上的投入,這個新成立的『科興學人計劃』,正正為我們的學者提供了強大的後盾,支持他們在生命科學的教研路上不斷尋求突破,並透過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前沿生物醫藥協作,開拓更多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助力香港發展成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是次捐贈由盧毓琳教授協助促成,他在儀式致辭時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興生產了超過30億劑疫苗,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次合作,充分彰顯了科興對科學家的支持、對創新的追求,以及對未來的信心。我們相信,這筆資金將點燃更多年輕科學家的夢想,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突破與進步。」
為期三年的「科興學人計劃」,將資助13位科大生命科學學部的年輕學者,每位獲選者將獲得每年港幣30萬元的資助,旨在支持他們發展在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及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先進研究,促進跨學科協作。大學將設立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甄選過程,確保選出最合適的教學人員參與計劃。

新聞
港科大聯手北大清華 共築醫學戰略合作網絡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近日與北京大學(北大)醫學部及清華大學(清華)醫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醫學教育和醫學科技創新發展。科大與北大、清華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創校初期,長久以來在多個學科領域保持緊密合作和交流。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港科大將與內地兩所頂尖高校攜手,在醫學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共同促進醫學教育、前沿科技研發和臨床應用的發展,為國家和香港健康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北大醫學部是中國政府依靠自身力量開辦的首間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醫學校。自1912年成立,北大醫學部匯聚了頂尖的師資隊伍和豐富的教學資源,擁有19個國家級、70個省部級科研平台,轄下六家直屬附屬醫院,取得了一系列具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具國際化視野的醫學人才。早在2000年,港科大就與北大、深圳市政府共同成立了深圳北大港科大醫學中心,開創性地打造集醫療服務、教學、科研和成果轉化於一體的創新醫學平台。同時,港科大與北大醫學攜手探索培養兼具科研及臨床能力的覆合型醫學人才,聯合開設醫學博士-哲學博士(MD-PhD)雙學位課程。此次合作雙方將在兩地學生臨床培訓、教學資源共享、師資交流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協作,推動醫學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此外,雙方還計劃在精準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重大疾病防治等關鍵領域協力攻關,為解決國家重大健康問題提供有力支撐。
清華醫學院則致力於以科技賦能醫學實踐,高度重視將前沿科技轉化為臨床應用,在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精準醫學以及醫療設備研發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與港科大的優勢高度契合。清華醫學院下設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藥學院、醫療管理學院及器官移植與仿生醫學研究院等六大教學科研機構,並擁有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清華大學華信醫院及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等三家附屬醫院。這些研究機構和附屬醫院在科研和臨床領域均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為清華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此次清華與港科大的合作,將聚焦未來醫學發展的新方向,通過跨學科協作,探索如何將尖端科學技術轉化為臨床應用,培養兼具科研及臨床能力的覆合型醫學人才,以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與此同時,雙方還計劃在醫療管理領域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醫療管理人才,為中國醫療體系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