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大深化與瑞典合作 推動香港成為中瑞創新戰略樞紐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率領的高層代表團,近日完成在瑞典的策略性訪問,與當地頂尖的學術及科研機構建立了更深入的合作關係。此行強化了香港作為瑞典與中國之間科技合作重要橋樑的角色,重點推進生命科學、健康科技、老齡化研究、能源、機器人技術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創新。
中瑞長期夥伴關係的堅實根基
是次交流乃建基於瑞典與中國之間悠久而穩固的合作關係。數十年來,兩國在外交、工業及科學合作上建立了厚實的根基。作為全球創新領導者,瑞典匯聚世界級科研與產業應用的生態系統,與科大推動前沿研究、連繫全球創新網絡的使命不謀而合。憑藉香港的戰略地位,科大扮演關鍵紐帶,深度融合瑞典的創新體系與中國的市場及科研資源,促進具影響力的中瑞合作。
瑞典創新優勢與科大卓越學術研究及創新發展的協同效應
瑞典一直被譽為全球創新領導者,長期位居世界最具競爭力的知識型經濟體之列。其獨特優勢源於緊密結合的學術研究、產業創新與政府對戰略領域的投資構成的科創生態體系。科大憑藉其世界級的科研實力與注重實效的卓越創新力,成為瑞典科創生態中理想的合作夥伴,與瑞典的優勢完美互補。科大在培育獨角獸企業方面創下佳績,而在推動成果轉化方面亦表現卓著,尤其在生命科學、健康科技、老齡化研究、能源、機器人技術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成就斐然。雙方將共同致力於在這些領域上把前沿理念轉化為實際的解決方案,為突破性研發創造強勁的協同效應。
策略交流與未來合作框架
科大代表團此行冀在現有的基礎上(包括過往持續推動兩地學生的交流及兩地學者合作發表學術論文的堅實基礎),與瑞典的學術及科研機構進一步深化合作,以推動對全球具正面影響的創新科研項目。代表團與瑞典頂尖機構(包括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及皇家理工學院)進行高層戰略對話。這些討論旨在為推進聯合研究、人才培養與創新奠定了戰略性的框架,重點目標包括:
- 加強在生命科學、健康科技、老齡化研究、能源、機器人技術、可持續發展及其他共同關注的領域上聯合研究計劃
- 擴大學者交流計劃與合作教育機會
- 促進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創新商業化及技術轉移
領袖視角: 全球創新合作
校長葉玉如教授強調科大在與瑞典機構的合作中扮演着關鍵角色:「瑞典的創新生態系統是全球的典範,其與中國深厚的歷史淵源,為科大與瑞典合作方的協作提供了堅實基礎。科大正能成為此合作關係中的學術引擎與連接樞紐,我們不僅交流知識,更是在積極構建連接瑞典與大灣區的戰略創新走廊。」
葉校長補充說:「透過結合瑞典在研究和產業方面的實力、科大的科研活力及內地的技術規模,我們冀能加速開發突破性技術,以應對全球迫切的挑戰,而我們盡力深化彼此的合作關係,將有助突顯香港作為國際創新樞紐的領導地位。」
這一深化的合作關係將策略性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巨大創科發展潛力,為變革性研究、人才培育與創新發展鋪平道路。剛榮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榜評為全球第一的「廣州-香港-深圳」創新集群,便是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之內。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個科目躋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全球排名第17位,蟬聯本地大學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2025年7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900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