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大推出校歌 以歌聲凝聚大學社群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推出創校三十年來首支校歌,標誌著科大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校歌由大學社群及公眾人士攜手創作,旨在培養成員對大學之歸屬感,體現科大的精神和核心價值。
隨著當局本月初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科大今天亦於清水灣校園舉辦「Timeout HKUST」,以加強大學社群的連繫,並藉著這個盛大的場合,正式發布校歌。在首次放映的校歌音樂影片中,數十名科大學生、教職員與校友於科大學生會管弦樂團傾力演奏的優美旋律下,與科大副監督陳祖澤博士、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科大顧問委員會主席廖長城先生、科大創校校長吳家瑋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港科大(廣州))創校校長倪明選教授、校董會成員及兩校其他管理層,放聲高歌。
校歌的誕生體現了校內外才俊的共同協作和努力。科大及港科大(廣州)的學生、教職員、校友及公眾人士,一共向科大校歌工作小組提交了45份歌詞、旋律及歌曲作品,最終由香港小交響樂團桂冠音樂總監葉詠詩等專業音樂人及大學成員所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選出由科大經濟學系兼港科大(廣州)城市治理與設計學域助理教授袁卓爾創作的樂譜作為校歌的旋律。
在歌詞方面,即將入讀科大研究生課程的賈憲章先生所撰寫的普通話歌詞啟發人心,在芸芸作品中突圍而出。廣東話版本由著名填詞人岑偉宗先生撰寫,而英文版本則由科大人文學部教授艾樂冊博士、校歌工作小組召集人施熙德女士和自由作家楊光宗先生組成的歌詞團隊撰寫。校歌由科大校友兼專業音樂人徐協倫監製,並邀得著名音樂人伍卓賢編曲。
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表示:「我很高興大學在廖主席和葉校長的帶領下推出校歌,亦感謝各位的付出。校歌不僅有助團結清水灣及廣州兩地校園仝人,更彰顯了科大『凡事皆可為』的精神,以及我們的創新和創意。」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科大創校三十年以來,首次有一首校歌可以代表及傳遞我們的身份及創新精神,當中的旋律及歌詞將大學的願景、使命和價值生動地呈現出來,並在我們展開科大3.0的旅程時,凝聚大學社群。校歌能夠面世,離不開一眾科大學生、教職員、校友及校董會成員所付出的熱誠和不懈努力,我謹在此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科大顧問委員會主席廖長城先生於出任校董會主席期間,採納校董會成員施熙德女士的建議,決定為大學設立校歌。他表示:「校歌的誕生不僅為大學歷史寫下重要的一頁,也體現科大除了強於科研外,成員們更多才多藝,包括很多熱愛藝術文化創作的人才。我衷心感謝校長葉玉如教授、校歌工作小組召集人施熙德女士和各位成員、評審委員會以及全體音樂製作和表演人員,全賴他們的熱忱與付出,這首動聽的校歌才能於短時間內完成。我相信這首群策群力而成的校歌,將繼續激勵科大每位成員。」
校歌工作小組召集人施熙德女士說﹕「我很榮幸獲科大校董會委以重任,與工作小組其他成員攜手參與創作、挑選及製作這首校歌。過程當中特別觸動我的是,大部分參與校歌製作的成員,包括作曲、作詞、領唱和音樂監製,都是科大的校友及教職員。校歌不僅標誌著大學的一個里程碑,亦象徵著大學踏上新發展階段的開端。」
在校歌首次公演後,數百名參與「Timeout HKUST」的人士在大會的領唱下,一同進行大合唱。一整天的活動設有不同攤位遊戲、科大學生的歌舞表演,以及多個小食攤位,包括由科大初創益創膳(Meat The Next)創作的純素雪糕,以及另一所初創企業XOXO Beverages利用智能自動化技術炮製的飲品等。
活動亦設有世界知名摺紙藝術家及港科大(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實踐教授劉通的作品展、摺紙體驗工作坊及分享會。作品展同時以線上及線下的形式進行,展品包括劉教授為紀念世界上僅存的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而創作的1:1大小白犀牛摺紙,以及他贈予科大的摺紙作品,該作品乃受科大紅鳥日晷啟發製作而成。
《香港科技大學校歌》(粵語版)
日有光
映照海角
學有進境
紅鳥坐看
香港廣州
與時並進 精英
先進開新領域
未來在 繼承
任重道遠
願歲月 可見證
願世上 有呼應
清水一灣 修養內涵
沙洲一片 建立杏壇
成就創 遠景 跨出象限
工商輝映 千里萬難
薪火相接 文理同盼
科技登 高峰 極目飽覽
東西春秋 家國漫談
先驅新進 求變無間
科大與 香港 日月可鑑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其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臻達世界一流水準。科大校園國際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學科研究,培育具國際視野、創業精神及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我們於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2》中排行第三,而科大的畢業生在2022年度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調查排名第30位,位於亞洲院校前列。截至2022年,科大成員共創立了1,645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9間獨角獸企業和9間上市公司,合共創造了逾4,00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投資推廣署早前引用「2021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展示躋身全球百大的五所本地大學在多個創新領域的表現,當中科大在四個工程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排名為本地大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