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Professor Neil Mickleborough (1947 - 2025)
新闻
In Memoriam: Professor Neil MICKLEBOROUGH(只供英文版本)
It is with profound sadness that I share the news of the passing of Prof. Neil MICKLEBOROUGH, a distinguished founding member of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in Tasmania, Australia. We extend our deepest condolences to Prof. Mickleborough’s family and friends.
香港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欢迎2025年《施政报告》
新闻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欢迎2025年《施政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对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今日发表的2025年《施政报告》表示热切欢迎,对其中的前瞻性规划深感鼓舞。叶校长特别指出,《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广留学香港品牌」等重要举措,不仅是香港发展的长远布局,更是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和扩大顶尖人才库的关键策略,意义深远。科大必将积极支持,并与各界协作,共同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与教育枢纽。 强化创科生态系统 叶校长欢迎《施政报告》从政策创新、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三方面推动香港创科发展。她强调:「创科发展必须以人才为本。香港需汇聚国际专才与本地精英,持续扩大多元人才库,并通过政策创新营造有利于研发和产业化的环境。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开发高协同效应的科研空间,促进产学研跨领域合作。」 科大目前牵头五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覆盖神经科学、智能晶片与系统、人工智能(AI)、智能建造以及太空工程等前沿领域,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校内年初成立的「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亦获纳入特区政府「监管沙盒」首批试点,反映政策对新兴领域的有力支持。未来,科大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深化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先进材料、新能源、大气和海洋科学及航天科技等关键领域的研究,并与政府及社会各界协同完善创科产业链与高端人才库,积极对接国家「十五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助力香港创科实现新突破。
2025大学联合招生办法正式遴选结果
新闻
本科生
2025大学联合招生办法正式遴选结果
香港科大宣布委任吴宏伟教授为副校长(大学拓展)
新闻
大学公告
香港科大宣布委任吴宏伟教授为副校长(大学拓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宣布,委任吴宏伟教授为副校长(大学拓展),任期由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享誉国际的杰出学者 吴宏伟教授为国际知名的土力学及岩土工程专家,研究领域涵盖非饱和土力学、生态岩土学及泥石流和山泥倾泻防治。 根据2024年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顶尖2%科学家排名,他是唯一一位在「Geological & Geomatics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子领域中,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跻身前五名的华人教授,也是五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吴教授屡获殊荣,重要奖项包括:2025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特尔福德金奖(该学会最高荣誉)、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滑坡协会Varnes奖章、202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此外,他分别于2008年及2020年当选为香港工程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高瞻远瞩的机构领袖 吴教授自1995年加入科大以来,历任过多个领导岗位。目前,他身兼科大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及香港科技大学基金副主席,此前曾出任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发展)、协理副校长(研发及研究生教育)与工学院副院长等要职。 他在担任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期间,科大在「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 中表现亮眼,自2009年该计划设立以来,持续为获奖人数最多的院校,成功吸引了来自全球逾 50个国家的顶尖研究人才。他致力培育国际人才,至今已亲自指导逾80名博士生及60名硕士生毕业,这些学生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
Redbird
新闻
学生发展, 教与学
科大向哈佛学子敞开教研大门 应对全球学术变局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向现正就读哈佛大学的国际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及持有哈佛学位课程录取通知的学生,发出公开邀请,欢迎他们加入科大继续学业,延续学术追求。此举旨在应对全球学术环境的变化,并彰显科大致力营造多元、世界级学习环境的承诺。 作为全球顶尖大学之一,科大希望提供此机会,让优秀学子能无间断地追求学术理想。大学将为有意转学的学生提供无条件录取、简化入学程序及学术支援,协助他们顺利过渡。    创新与包容的全球枢纽  科大以尖端研究、创新驱动的课程及多元文化校园闻名,始终秉持兼容并蓄与追求学术卓越的理念。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表示:「多元化的格局是激发创意与进步的基石。我们已准备好迎接哈佛学生加入科大社群,为成就他们在其学术领域的追求,尽力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与生气盎然的学习环境。」    为转学生提供全面支援  科大将优先处理这些学生的入学申请、学分转移及定制支援(包括签证协助与住宿安排),确保他们顺利转学。大学已成立专责团队,协助学生处理入学申请、学分转移、住宿及签证等事宜。有意的学生请透过专属电邮 hkust-Harvard@ust.hk 获取详细资讯。  
新闻
科大举行追思会 悼念创校校长吴家玮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下午于逸夫演艺中心举行追思会,悼念创校校长吴家玮教授。近500名包括驻港联络办代表、多家大学校长与高层管理人员,科大校董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现任与退休教职员、校友、学生及吴校长亲友出席仪式,另有众多海内外人士收看网上直播,共同缅怀吴校长对科大、以至香港高等教育的杰出贡献。中央有关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多位特区政府司局长 、香港及内地高等院校以至政商界别友好亦有致送花牌。 吴校长的太太和家人专诚回港出席追思会。吴校长儿子吴德恺教授,联同著名二胡演奏家、科大校友胡栢端及Cong 四重奏,特别以中西合壁的方式,演绎他儿时亲自为父亲创作的乐曲,以体现吴校长对中西共融的理念。吴校长一众孙女则献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以歌声送别挚爱的祖父。 其间,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代表科大仝人致悼词,校长叶玉如教授则致辞回顾吴校长的生平和贡献,并联同所有来宾一同默哀。科大团队更利用AI技术,重塑吴校长于四本回忆录中说过的话,让校长于虚拟世界中“重现”,向众人作最后道别。过去两周,科大在校园内设立纪念堂,回顾吴校长对科大的重大贡献,亦设有纪念网页 ,供公众表达敬意。 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致辞全文(只有英文版本) 校长叶玉如教授致辞全文(只有英文版本)
新闻
医学教育
科大提交建立香港第三间医学院建议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向政府正式提交建议书,申请建立香港第三所医学院,此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所提出的重要举措。 这份150页的建议书乃科大根据政府订立的十项有关筹建新医学院主要考虑条件而撰写,当中详述包括在创新策略定位、课程设计、教职员人手、临床经验与学习资源、学生收生安排及可持续融资模式等多方面作出的建议。 而在有关课程方面,科大整合了其相关的各委员会及小组的专家意见,包括前医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鸿医生,以及四位来自本地与内地医学院的现任及前任院长:杨紫芝教授、霍泰辉教授、梁宪孙教授和黄天荫教授。 课程设计旨在与现有两所医学院错位发展,既符合国际标准,亦回应本地社会需求。  为实践政府对新医学院的期望,包括促进多元化与国际化,以及善用大湾区的临床资源优势等,科大自2024初宣布有意筹办第三所医学院以来,一直积极拓展合作网络,至今已与超过20所海内外领先医学院及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涵盖香港、大湾区、北京、长三角、华中地区、英国及美国等地。 这些合作伙伴将为新医学院提供短期临床课程、实习机会、师资交流和联合研究计划等,好让学生拥有多元临床经验,并推动跨境医疗创新。 为支持政府希望培育更多医疗专业人才以应对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医疗挑战的愿景,科大乃首家表明有意筹办第三间医学院的大学。 凭借在人工智能与前沿科技的独特优势,科大致力建立一所结合卓越临床实力与科技创新的医学院,以塑造医学的未来发展。 科大期望能培育兼具临床实力与科研思维,并精通科技的新一代医生,以推动医学创新,改革医疗服务的模式。
新闻
医学教育
科大汇聚全球及本地专家智能 构建第三间医学院蓝图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董会顾问小组(顾问小组)与医学教育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汇聚顶尖医学专家于上月召开会议,为大学筹办香港第三间医学院的计划提供专业意见。 工作小组审视后一致认同科大提出的课程设计,而顾问小组亦鼓励大学善用其在人工智能及其他先进技术领域的独特优势,培育临床与科技实力兼备的医学人才,以推动医疗健康创新发展。 科大近日很荣幸邀请到香港大学医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兼该校前高级副校长杨紫芝教授担任工作小组特别顾问。 在杨教授加盟后,小组云集四位来自本地和内地院校的现任及前任医学院院长、以及多位资深医生和医学专家,在最近举行的会议上,一同审视科大提倡的课程设计,并对有关方案表示赞赏。 与此同时,顾问小组近乎全体海外成员首次聚首香港出席实体会议,小组主席梁智鸿医生热烈欢迎亲身与会的成员,包括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Ara DARZI勋爵、哥伦比亚大学的何大一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黄天荫教授,而身在斯坦福大学的Roger KORNBERG教授则通过线上参与。 此外,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校董会副主席施熙德女士、大学司库姚建华先生与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亦一同出席会议。  顾问小组会议首先由科大代表介绍计划的主要策略范畴,内容涵盖医学院的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医院的合作、本地和国际教职员招聘及可持续资金模式等。 小组成员就各范畴提供专业建议及宝贵见解,尤其深入讨论四年制第二学位医科课程的优势与可行性。 他们强调,透过将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提早融入医学教育,可培育学生成为具临床实力并精通科技的医生,以推动医学及治疗技术创新,革新医疗服务模式。 凭借科大在科研方面的坚实基础,特别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及工程科学领域的优势,定必开创未来医学教育先河,促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培训、研究和创新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