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香港科大与复旦签署合作备忘录 深化策略合作 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于科大举行 汇聚环球顶尖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专家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工程学教育创新
香港科大与复旦签署合作备忘录 深化策略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复旦大学今天(2025年9月15日)宣布,双方将进一步拓展策略伙伴关系,双方将进一步拓展策略伙伴关系,以促进全球新工程学科的学术交流,并携手建设一所创新中心。双方在科大清水湾校园举行的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上正式公布相关深化合作的安排。 论坛汇聚来自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顶尖科学家和青年学者,他们就化学及智能材料等题目作分享及交流。活动亮点之一是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与科大工学院共同签署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 备忘录由科大工学院院长罗康锦教授与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兼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代表双方签署,并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教授作见证。 备忘录合作重点: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香港科大深化与瑞典合作 推动香港成为中瑞创新战略枢纽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率领的高层代表团,近日完成在瑞典的策略性访问,与当地顶尖的学术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更深入的合作关系。 此行强化了香港作为瑞典与中国之间科技合作重要桥梁的角色,重点推进生命科学、健康科技、老龄化研究、能源、机器人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创新。  中瑞长期伙伴关系的坚实根基 是次交流乃建基于瑞典与中国之间悠久而稳固的合作关系。数十年来,两国在外交、工业及科学合作上建立了厚实的根基。作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瑞典汇聚世界级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生态系统,与科大推动前沿研究、联系全球创新网络的使命不谋而合。凭借香港的战略地位,科大扮演关键纽带,深度融合瑞典的创新体系与中国的市场及科研资源,促进具影响力的中瑞合作。  瑞典创新优势与科大卓越学术研究及创新发展的协同效应 瑞典一直被誉为全球创新领导者,长期位居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体之列。其独特优势源于紧密结合的学术研究、产业创新与政府对战略领域的投资构成的科创生态体系。 科大凭借其世界级的科研实力与注重实效的卓越创新力,成为瑞典科创生态中理想的合作伙伴,与瑞典的优势完美互补。科大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创下佳绩,而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亦表现卓著,尤其在生命科学、健康科技、老龄化研究、能源、机器人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成就斐然。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这些领域上把前沿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解决方案,为突破性研发创造强劲的协同效应。 
香港科大携手纳札尔巴耶夫大学创办亚洲首个欧亚商业工商管理学士课程 助力推进「留学香港」人才计划及「一带一路」倡议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教与学
香港科大携手纳札尔巴耶夫大学创办亚洲首个欧亚商业工商管理学士课程 助力推进「留学香港」人才计划及「一带一路」倡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宣布,科大商学院与哈萨克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商学院(纳大商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推出工商管理学士(欧亚商业管理)课程。此课程为亚洲首个同类的跨校合办课程,相关合作于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正式启动,彰显两校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进高等教育合作的共同承诺。 新课程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的「留学香港」人才计划。为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招生,科大特别为当地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并针对东盟国家学生设立交流、实习及就业支持计划。过去五年,申请入读科大的「一带一路」国家学生人数持续上升。申请宗数最多的主要「一带一路」国家,其总申请量由2021年的674宗增至2025年预计的1,639宗,增幅接近一倍。其中,来自哈萨克、巴基斯坦及缅甸等国的增幅尤为显著。 该合办学士课程预计于2026年推出,将成为科大首个专注于「一带一路」地区新兴市场的本科课程。合作备忘录亦涵盖多项合作项目,包括旨在促进中亚地区商业创新的行政人员课程,以及专为纳大商学院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生而设的香港及内地游学项目,让学员体验亚洲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两校的合作伙伴关系早于去年已展开,并已推行学生交流计划。是次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双方的伙伴关系,拓展合作层面。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由香港特区政府「一带一路」专员何力治先生、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纳大署理首席副校长 Loretta O’DONNELL 博士、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纳大首席营运长Maksat MAMASHEV先生,以及纳大商学院 Joep KONINGS教授共同出席。
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黄金时代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医疗健康科技, 健康, 研究及科技, 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黄金时代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新兴市场研究所、安永及黄金时代基金会联合公布,三方已厘定合作框架并正式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银发智龄生态圈」计划,携手推动区内银发智龄产业发展。签署仪式于「中银人寿第十届黄金时代展览暨高峰会」期间举行,三方代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太平绅士见证下签署合作备忘录。 「银发经济」正迅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创新的增长动力,大湾区蕴藏庞大银发市场潜力。是次合作备忘录将聚焦四大合作方向,包括战略规划、赋能银发族、跨界携手协同并进及领航未来创新实践,目标是提升他们的理财能力与科技素养、释放银发生产力,并促进医疗、科技、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等,建立银发共融社会,带动银发智龄产业创新。  安永香港及澳门区主管合伙人李舜儿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银发经济蓬勃兴起,区内养老产业迎来转型与跨境养老融合等创新发展。要让大湾区充分体现银发智龄市场的庞大潜力,促进医疗、科技与金融跨界协同是箇中关键。配合政府促进银发经济的政策方向,我们很荣幸能汇聚产学研的力量,共同为构建银发智龄生态圈而努力。我们将发挥整合资源网络的优势,贡献专业知识与策略,开创养老产业新赛道,积极拥抱银发经济新机遇。」  黄金时代基金会创办人及主席容蔡美碧教授表示:「黄金时代基金会很荣幸能够与安永及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合作,这亦是我们推动大湾区银龄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透过与学术研究及专业服务的合作,我们期望为金龄群体建立更共融、更理想的生活环境,释放银发经济的庞大潜力。」 
香港科大、晶苑国际、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先进材料, 科技及先进材料, 物料, 人工智能
香港科大、晶苑国际、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全球服装制造商晶苑国际集团(晶苑国际)及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纺织生产流程,通过开发纺织行业垂直领域大模型Textile-GPT,推动智能设计、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质量检测及智能穿戴等范畴的发展。三方更将携手成立纺织AI创新中心,并推动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及培养「AI+纺织」复合型人才,加强全球纺织业的AI应用,透过创新科技助力纺织业升级转型,实现智能制造,进一步加强香港新质生产力之发展,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从纺织枢纽到工业AI创新实践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智能体(AI Agents)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次科大、晶苑国际及HKRITA三方合作,将汇聚产业、学界及研发优势,驱动产业升级转型,协助价值1.5万亿美元的全球纺织业提升工业自动化与环保效益。相关合作框架协议将涵盖以下三大合作范畴:
香港科大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携手 共建「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医学研究, 医学教育
香港科大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携手 共建「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携手设立「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今日正式于科大校园揭牌,标誌着双方在医工结合领域迈向全新里程。此次合作聚焦超声波、病理及放射等核心项目,通过人工智能(AI)与医疗影像的深度融合,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为全球医疗进步注入新动力。 揭牌仪式由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教授、党委副书记汪宏波教授等一行人亲临科大校园出席,与会的科大代表则包括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工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生教务)锺志成教授等。一众嘉宾更参访科大冯诺依曼研究院,并与科大的学者交流,商讨中心的发展计划,并就创新项目基金及医学生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 根据协议,联合创新中心将以医工交叉为核心,聚焦AI赋能医疗技术研发,并通过学术互访、师资培训、联合申报项目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深化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双方将致力于在放射、超声波及病理领域方面,加快推动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的研发,推动智能诊断系统、精准诊疗及智能医疗装备的创新。 郑光廷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推动医疗创新的的重要力量,而医学与工程学、数据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深度融合,为疾病预防、诊断、监测,照护及治疗开闢全新的发展方向。科大在数据融合、创新算法及超算基建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与武汉协和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相结合,将加速AI医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此次合作不仅彰显跨学科跨地域协作的巨大潜力,更将推动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等前沿应用成果转化落地,为全球医疗健康贡献创新解决方案。」 
科大获世界卫生组织委任 领导区域数码健康创新研究联盟
新闻
健康, 环球健康科技, 医疗健康科技, 研究, 公共政策, 人文社科
科大获世界卫生组织委任 领导区域数码健康创新研究联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世界卫生组织(世卫)西太平洋办事处辖下的亚太卫生体系与政策观察站(Asia Pacific Observatory on Health Systems and Policies, APO)委托,牵头成立一个聚焦于数码健康创新的「区域数码健康创新研究联盟」。科大通过严谨的遴选程序获取任命,彰显大学在推展政策研究的国际领导地位。 该联盟由科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署理主任暨联盟首席研究员和经纬教授领导,同时汇聚来自区内多所顶尖机构的研究人员,包括:日本圣路加国际大学圣卢克国际医院的坂元晴香博士、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郑佩莉教授以及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罗源昆博士。 联盟以「善用数码健康技术和数据强化医疗卫生体制成果」为主题,于2025年正式启动,开展为期五年的跨学科研究,以应对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通过整合公共卫生、工程学、健康科学和公共政策的专业知识,联盟会推动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提升健康和社会福利系统。主要目标包括: •    开展与APO议程互相配合的研究和卫生系统活动; •    与APO秘书处及政策制订者合作,识别关键问题,综合并发表研究成果及实证; •    提供技术支持和领导力,建设本地卫生系统研究能力; •    伙拍APO秘书处共同申请和应用资助。 应对区域健康挑战 和经纬教授在科大担任公共政策学部副教授,他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领导这个具开创性的联盟。数码健康创新是构建更高效、精准,且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系统的关键。通过跨学科研究整合医疗健康、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我们将与伙伴携手开创以实证为本的解决方案,强化亚太地区的医疗卫生体制。」 世卫旗下APO的合作成员包括:亚洲开发银行、澳洲外交贸易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国政府、太平洋共同体、世界银行,以及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区域办事处。
阿斯利康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携手推动生命科学及医疗创新
新闻
合伙,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医学研究, 医疗健康科技
香港科技大学与阿斯利康签署合作备忘录 携手推动生命科学及医疗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阿斯利康香港(阿斯利康)今日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加速本地生命科学生态圈的研发进程以及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双方过往的长期合作基础。签署仪式于科大独角兽日2025上举行,该活动汇聚一众企业家、投资者及业界领袖,作技术知识交流与合作。 是次合作备忘录在科大校长及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叶玉如教授,以及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的共同见证下,由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阿斯利康香港医学事务负责人(生物制药及罕见病)黄天鸿先生正式签署。 是次合作同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框架,促进双方在医学、生命科学及医疗保健领域的研发机会,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质效用,推动医学进步。 合作的另一核心是结合阿斯利康深厚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科大在计算生物学的领先研究,将尖端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借助这些新颖技术,医疗诊断及病理图像分析的效能将得以提升,为完善精准治疗(precision treatment)、生成高质量的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及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强大助力。 此外,是次备忘录发挥的协同效应将对撷取医疗数据至关重要,特别是复杂的多组学及临床数据。这些数据会被转化为可行的洞见,为呼吸系统、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等代谢相关疾病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当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衰竭、慢性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 建基于双方已有的合作基础,是次合作亦会在癌症治疗领域开推动更先进和精准的治疗方法,涵盖从筛查、分子诊断到监测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双方会共同为其他罕见病研发创新的治疗方案,旨在找出新的治疗标靶点、路径及抗药性机制。 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香港科技大学在长久的合作基础上更进一步,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进步。凭借多年的共同研究经验,我们将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为主要代谢疾病研发创新治疗策略,以提升诊断准确度、个人化治疗、及整体病人护理水平,同时推进我们在癌症及罕见病研究的合作。这份合作备忘录发挥的协同效应对为病人创造新的效益至关重要,并将为香港医疗研发的生态系统提升至新水平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