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香港科大感谢杰出校友黄仁勋及曾建中 慷慨捐款成立顶尖工程学者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展出由其杰出校友、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博士馈赠的签名皮衣,并宣布正式成立「科大顶尖工程学者奖」。此奖学金得到黄博士及科大校董会成员、工学院校友曾建中先生的慷慨捐款而设立。
典礼主礼嘉宾包括捐赠者及捐赠者代表 — 校董会成员、科大校友兼 Madhead公司创办人暨行政总裁曾建中先生与NVIDIA亚太区企业市场高级总监陈建达先生,以及科大高层管理人员包括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校董会副主席施熙德女士、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基金主席叶毓强教授、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和工学院院长罗康锦教授。
传承使命
该皮衣上刻有「一位以科大为傲的校友献给科大与人工智能的未来(From a proud alum to the future of AI and HKUST)」的字句,是黄博士去年赠予科大的礼物作筹款用途,旨在培育新一代工程领袖。科大工学院作为国际排名领先的香港顶尖工程学院,将运用所筹得的捐款设立两项年度奖学金:

新闻
阴和俊部长期许香港科大聚力科技创新与人才高地建设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日前率代表团访问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深入考察科大在前沿科研领域的最新突破与人才培养成果。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长叶玉如教授与大学管理层及科研团队热情接待。
阴和俊部长日前于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的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上,向科大颁授三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牌匾,包括两所重组后更名的“神经系统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显示与光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所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合作新建的“沿海城市气候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阴和俊部长于授牌仪式当天的下午考察科大。访问期间,阴和俊部长对科大在科研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予以高度肯定,并赞扬科大办学理念具有国际视野、创业精神与创新思维。他指出,科大建校仅三十多年,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大学之一,汇聚众多顶尖科学家,培养大批杰出人才,产出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紧密契合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阴部长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核心战略,科技创新是其中的关键。他期望科大和香港科技界于‘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构建全球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
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就科技部一直以来对科大的支持,向阴部长表达衷心谢意。沈主席表示﹕“阴部长这次专程来港授牌,体现了国家科技部对香港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重视和肯定。部长亲临科大指导,更是体现了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和支持。科大创校30余年来,在国家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我们期待在科技部的指导下,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为科技强国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新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港举办「内地与港澳大学校长圆桌会」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香港科技大学承办的「内地与港澳大学校长圆桌会」昨日在香港圆满举行,会议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大学使命与协同创新为主题。 国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莅临主礼并发表主旨演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分别致辞。会上同时举行了《生命科学开放联盟》成立仪式,在国家教育部怀进鹏部长、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罗永纲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林蕙青会长及香港教育局蔡若莲局长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启动。
是次会议汇聚15所顶尖高校和机构代表,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西湖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澳门大学的校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中央港澳办、中联办、教育部相关司局,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等机构代表共70余人参与, 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推动科研协同 发挥大湾区优势
怀部长在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教育是实现国强民富最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力量,是经济持续繁荣的要素、国家综合竞争实力提升的核心『密码』。 要更加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全新坐标中,看清楚教育内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进而把握好教育的时代方位、历史责任和重大任务。」

香港科大故事
史立德博士慷慨捐款 积极培育创新领袖
在追求科研突破与优质教育的路上,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一直获得大学社群的鼎力支持,得以稳步前行。为表扬史立德博士的慷慨捐款,科大早前举行「史立德博士资讯科技研习室」命名典礼。
这个设备先进的研习室坐落于清水湾校园的李兆基商学大楼,为科大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支持。是次捐款经由史博士创办的立德慈善基金捐出,将促进大学科研创新,并为学生开拓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以教育推进社会发展
在命名典礼致辞期间,华彩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创办人史立德博士分享洞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培养未来领袖、激发创新的摇篮。香港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享誉国际的顶尖学府,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具前瞻性的科研精神,为香港乃至全球培养无数优秀人才。 我很荣幸能够与科大携手,为培育下一代贡献力量。」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感谢史博士的坚实支持:「史博士凭借卓越的远见和创新精神,带领集团在全球包装及印刷行业中取得非凡的成就。他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努力与才华,更展示了香港企业家敢于开拓、追求卓越的精神。史博士的慷慨捐赠为科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在实现理想之时,回馈社会。」
培育下一代商界领袖
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许佳龙教授表示:「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投资信息科技教育设施对培育新一代商业专才至关重要。史立德博士的慷慨捐助将驱动科大在教育与研究领域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我们作为世界级研究型学府的地位。」
有赖大学社群的热心支持,科大的全球排名持续上升,于《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44位。此外,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大学影响力排名2025》亦表彰大学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科大连续第二年蝉联香港榜首,高踞全球第19位。

新闻
科大与清华签署三项合作协议 深化教研协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早前与清华大学(清华)签订三项合作协议,重点推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领域首个「硕博衔接课程」、高阶管理培训项目,及共同成立跨校研究基金,全面深化两校在教研领域的协作。
加深多领域合作 共拓教育科研新机遇
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与校长叶玉如教授,日前接待由清华党委书记邱勇教授率领的代表团、与清华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教授及一众大学高层管理人员,共同见证两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协议重点内容包括:
1) 首创硕博衔接课程:此课程特为两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设,内容涵盖两部分:
于2025-26学年推出的硕士生交换计划,
两校学生于硕士毕业后可申请到对方院校攻读博士课程。
结合清华、科大全球顶尖计算机学科资源(两校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均居世界前列),共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与AI人才,应对数字新世代挑战。
2) 跨校研究基金:清华与科大将于未来四年,双方每年各注资一百万元当地货币,成立一个跨校研究基金,以促进不同学科的研究协作。
重点资助领域包括:AI的开发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机械人、能源与环境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及其他交叉学科领域。除研究项目外,该基金由跨学科学院统筹管理,亦会贊助举办研讨会,以及推动短、长期师生交流,期望鼓励更多研究人员参与跨领域、跨地域的研究,引领创新科研突破。
3) 高阶管理培训项目:继今年推出中英双语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后,科大商学院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再度合作,启动聚焦科技+管理+金融的跨学科课程。透过跨学科交叉培养,课程将结合分析产业领域实际问题,致力培育能在科技、管理金融等多领域具备创新精神的商业领袖。
新闻
香港赛马会资助『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闭幕
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推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的「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计划),其闭幕礼于5月29日在香港教育大学(教大)大埔校园举行。
该计划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逾港币1,500万元,于2021年启动,至2025年5月完结。计划由香港科技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及零碳办公室负责统筹,并由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透过《香港可持续校园联盟》共同协作。透过三大重点范畴,推行各项措施及举办活动,鼓励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院校的学生建立可持续生活方式,主要活动涵盖以下领域:
负责任选择:低碳饮食、零废生活、短片创作比赛,以及餐盒借用计划;
善用资源:绿续校园挑战、在学生宿舍安装智慧电表及行为侦测花洒头;
消费者力量:举办衣物交换活动、可持续校园领袖计划及教育活动。
出席闭幕礼的主礼嘉宾包括环境保护署副署长(减废)郑健先生、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副总经理许维峰先生、教大副校长(行政)暨联盟执行委员会联席主席方永豪博士,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及零碳办公室处长暨「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督导委员会主席梁启明博士。
方永豪博士致欢迎辞时表示:「教大作为2025年香港可持续校园联盟(联盟)的召集院校,欢迎各位𦲷临,希望大家能从我们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到活力及创意蓬勃的动力。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支持,今日的活动标志着『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的圆满完成,意味着下一个崭新篇章的开始。我们在此项目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负责任消费和生产』这个目标,并携手合作,以今日的基石成就更好的未来。」
郑健先生认同计划的成功 ,他说:「这些措施透过鼓励减废、使用可重用物品和提升环保意识,启发同学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与香港的废物管理策略方向一致。」他补充道:「透过培养青年人的绿色习惯,计划能发挥深远的涟漪效应,让影响力扩展至校园以外的领域,同时让学生明白,他们不仅是未来的领袖,亦是今天的创建者。」
梁启明博士说:「计划的成功有赖大家的付出,包括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支持,香港可持续校园联盟各院校,以及各计划管理办公室的参与及贡献。」

新闻
香港科大与比亚迪汽车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比亚迪)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致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为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在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先生见证下,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与比亚迪副总裁罗忠良先生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实验室将设立在科大校园,由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谭平教授(兼冯诺依曼研究院副院长)出任主任,并将设立科学咨询委员会统筹研究方向,确保实现兼具学术突破性与产业落地价值的成果。
比亚迪将于未来数年投入数千万港元支持实验室运营,充分整合科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等领域的学术优势与比亚迪的产业经验,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
双方将探索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研究,涵盖高效数据采集方法及操作与导航大模型训练技术。团队将开发适用于模拟与真实环境的操作数据采集新方案,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所获数据将用于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使机器人能在家庭或工厂环境中自主完成多类任务。双方还将展开自动驾驶方向的合作,提升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探索具身智能的未来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先生表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特别是在效能和创造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是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早期我们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快速扩大规模,如今则需要将中国制造业推向创新驱动、高品质发展的新高度。」

香港科大故事
跨越鸿沟:构建全球健康公平新格局
当全球仍忙于应对新冠疫情的余波,健康不平等的现象持续加剧,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亦未见缓解,揭示了全球医疗体系的短板。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在2025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上倡言:「然而,这些严峻挑战的背后,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合作和创新机遇。」作为主题演讲嘉宾,她指出大学能够在构建更公平及可持续的医疗体系进程中发挥应有的角色。
叶如玉校长强调,大学并不仅是学术机构,更在全球科技前沿地位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具备独特优势——既是连结全球的桥梁和中立平台,也是驱动创新的强劲引擎,能跨越学科、产业和国界之间的隔阂,促进合作共赢。」
三策并进 共筑康衢
叶校长进一步阐述,大学可通过三大相互关联的途径推动医疗体系变革。首先,她指出本港急需融合科技与创业思维、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推动医疗创新。世界各地大学已洞悉此趋势,积极将人工智能及数码健康纳入课程中。叶校长解释说:「这种跨领域培训可让学生研发出遥距医疗平台、预防诊断工具等创新方案,提升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尤其能惠及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
其次,大学是推动前沿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平台。叶校长指出︰「大学提供空间让我们不断验证和完善大胆的构思。」以科大孵化的初创企业为例,它们致力研发对准社会需要的创新技术,例如PanopticAI这款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结合先进人工智能及信号处理技术,并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